“Robotaxi第一股”,距离盈利还有多远?
2025 年,Robotaxi 赛道依旧热闹。Waymo拿下纽约自动驾驶测试许可、通用汽车重启自动驾驶计划、特斯拉将在9月向公众开放Robotaxi 服务、国内一众自动驾驶公司扩张Robotaxi车队规模加速商业化……一时间,Robotaxi 似乎再次又重新焕发火力。
但热潮之下,一个关键问题萦绕在行业内外 ——Robotaxi,距离赚钱还有多远?
前不久,中国两大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智行都发了2025年二季度财报。
两家公司都曾号称“Robotaxi第一股”,以这两家作为样本,我们可以看一下Robotaxi距离赚钱到底还有多远。
小马智行: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涨3倍
小马智行今年的一大重心就是加速Robotaxi的商业化和量产落地进程。
车队规模上,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。
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,小马智行发布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,与此同时,小马也扩展了自己无人车的朋友圈,拉来丰田、广汽埃安、北汽极狐三个好朋友共同推进无人车的量产进程。
目前第七代Robotaxi已有多款车型进入量产阶段,包活丰田铂智4X Robotaxi、广汽埃安霸王龙Robotaxi、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,并开始公开道路测试。

截至2025年8月11日,小马智行已生产213辆第七代 Robotaxi ,在四大一线城市开启公开道路上累计测试超200万公里。
小马多次强调,今年要完成千辆Robotaxi的落地,目前来看,这个难度并不算大。
车队规模的增加,带动小马整体营收持续上涨。
小马二季度总营收达1.54亿元人民币(2150万美元),同比增长75.9%,环比增长53.5%。
其中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(150万美元),同比增长157.8%,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。
这一增长来自几个方面:
1、用户覆盖范围扩大,目前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服务的公司,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。
2、用户数量增加,小马针对不同客群优化定价及运营策略,二季度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%。
3、车队规模增长,500+车辆在运营,与此同时,在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韩国首尔均开展7×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,并在广州、深圳上线24小时Robotaxi打车服务,满足不同用户用车需求。
小马的收入分三大块:Robotaxi、卡车、授权和应用收入,二季度收入分别是150万美元(人民币1090万元)、950 万美元(人民币 6820 万元)、1040 万美元(人民币 7460 万元)。
虽然说,目前Robotaxi业务的在整体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,只有7.11%,但是小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正是小马规模化运营深度验证商业模式。从目前小马运营上来看,我们已经能看到钱进来,而且在不断增长,可规模化,这是一个好兆头。
与此同时,小马今年也在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,不过相对文远知行较慢。
中东方面,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战略合作,2025年实现首批Robotaxi路测,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。
欧洲方面,小马智行6月率先在卢森堡伦宁根市(Lenningen)启动测试并计划扩展至更多地区。
亚洲方面,小马智行已取得韩国颁发的国家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许可,4月起首尔江南区的测试拓长至7×24小时测试,能够娴熟应对韩国最繁忙、复杂的城市路况。
当然,从整体来看,目前小马还是处于亏损状态,二季度亏损3.82亿元,上半年合计亏损6.5亿元。
不过截至二季度末,小马现金储备还有53.6亿元,短期内弹药充足。
文远知行:Robotaxi暴涨836.7%,亏损扩大
文远二季度财报表现很亮眼,营收1.27亿元,同比增长60.8%。
其中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,同比大幅增长836.7%,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,而且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.1%,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;二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40.6%至人民币3570万元(500万美元),利润率达到28.1%。
下面来拆解下文远收入构成。
文远的收入主要是两个部分,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。
产品方面,文远已经形成自动驾驶出租车、自动驾驶小巴、自动驾驶货运车、自动驾驶环卫车、高阶智能驾驶等五大产品矩阵。
服务方面,则主要是自动驾驶相关的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、智能数据服务、定制研发服务、ADAS研发服务等。
构成上,产品收入5980万元人民币(830 万美元),服务收入6740万元人民币(940 万美元)。
就像刚刚说的,Robotaxi营收4590万元(约合640万美元),提供了不少收入贡献。
不过在查看财报时,也看到另外一笔占比很大的收入,那就是智能数据服务,这项服务收入在2025Q2达到3580万元人民币,仅次于Robotaxi业务。
关于智能数据服务,根据招股书、年报等多个资料来看,文远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。
这个智能数据服务,文远只是一个代理方,供应商是禹迹(广州禹迹科技有限公司),而这个公司是韩旭弟弟韩明的公司。
有媒体报道,文远的智能数据服务来源于广州禹迹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禹迹”)。禹迹从外部公司承接各种数据标注工作,然后以文远的名义签约,实际上执行方是禹迹,从而达到给文远做大收入的目的。
这可能是文远需要解释清楚的地方。
禹迹成立于2021年,法定代表人为韩明,文远在2024年8月更新后的招股书中曾表示,韩明是文远知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韩旭的兄弟。韩旭及文远均不持有广州禹迹科技有限公司的重大经济或投票权。
自2021年起,禹迹也成为文远的供应商,为其提供高精地图、数据标注服务。文远在招股书也有所提及,在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、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,禹迹为文远提供测绘服务的金额分别为人民币0.3亿元、1.115亿元、3890万元和6560万元。
在出海方面,文远知行是探索最早、产品品类扩展最早最多的公司,严谨一点,加个之一吧。先说业务。
最开始文远做自动驾驶出租车,现在已经形成自动驾驶出租车、自动驾驶小巴、自动驾驶货运车、自动驾驶环卫车、高阶智能驾驶等五大产品矩阵。
基本上能够和商业化、造血相关的业务,文远都会去做尝试。
文远是全球唯一一家旗下产品拥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,涵盖沙特、中国、阿联酋、新加坡、法国和美国。已在全球10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、测试及运营。
除了亲自下场,文远也在和全球租车平台Uber合作,计划未来五年将新增15座国际城市,部署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,包含欧洲、中东等区域的国际市场。
哦对了,8月15日,文远还获得东南亚地区应用平台Grab数千万美元投资,双方将合作在东南亚大规模部署Robotaxi。
所以Robotaxi出海也是有好处的,有可能会拉到新的投资机会,提升生存下去的概率。
文远今年一季度净亏损达 3.85 亿元、二季度净亏损4.06亿元,2025 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7.91亿元,目前现金储备还有58.2亿人民币,短期不缺弹药。
总的来说,Robotaxi收入的不断增加其实标志着文远无人驾驶走的不错,已跨越 「技术验证」 阶段,进入到规模化商业的推进阶段。
商业攻坚,静待拐点
总的来说,对于目前的Robotaxi来说,依然属于「市场培育-盈利」的早期阶段,但是,这条商业化路径已经被证实可行,接下来对自动驾驶公司的考验才是关键且多维的:资金储备、技术水平、成本控制、运营效率、用户信任......
总之,盈利前景正逐渐变得清晰,谁能率先突破重重障碍,谁就有望在这场出行革命中抢占先机,开启 Robotaxi 盈利的新篇章。